这一地,大科学装置+3!

4月27日上午,深圳光明科学城内,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正式入驻

此外,深圳超算、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精准医学影像大科学装置、鹏城云脑、深圳国家基因库、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同步向全球发出共享邀约。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企业、个人都可通过网络预约使用这些大装置进行科学研究。

目前,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建设了24个重大创新载体,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个广东省实验室,2个研究型高校;重点聚焦三大前沿方向——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

“大科学装置是科学城建设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的投入使用,标志着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日前,光明区委书记蔡颖在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聚区现场表示。

据悉,光明区将投资近9亿元,建设全球首个跨物种的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设施分为脑解析、脑编辑和脑模拟三个模块开展建设。其中,脑解析模块包括以动态为主的脑连接图谱解析平台,以及从实验动物到人体的多模态成像、基于超声或光感基因的脑神经调控与功能干预设施等新一代科研装备;脑编辑模块将建设跨物种模式动物、基因编辑以及动物表型分析三个子模块;脑模拟模块将建立脑神经信息平台,获取全面和必要的动物生长、生理、行为学及各种脑活动的数据,并以该数据为基础,开展脑模拟科学研究,建立成数个大脑局部功能运作机制的模型。

首批进驻的是以非人灵长类动物(猴)平台、啮齿类动物(鼠)平台和影像平台为主的专业技术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在脑科学“大设施”的助力下,人类脑疾病的预防与普及或将成为可能。

合成生物研究则投资7.2亿元,建设全球首个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合成生物设施软硬件一体化上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合成生物“大设施”将打造一个用户的“云端实验室”和运营者的“智能实验室”二位一体的合成生物研究平台,不仅对学术界开放,也对产业界开放。重点建设内容包括设计学习平台、合成测试平台、用户检测平台三大平台。其中,设计学习平台的软件工具及数据库以自主研发为主;合成测试平台的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兼顾自主创新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用户检测平台则整合蛋白质与代谢产物分析、底盘细胞放大培养、高级成像三大检测系统,对合成产物进行多模态跨尺度的全方位测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首批进驻的是以合成测试平台和用户检测平台为主的建设与运营专业技术团队。

“大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生命系统设计与制造平台,为全国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刘陈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为光明科学城建设护航。

作为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光明科学城在治理结构上提出,支持开发运营企业通过市场化运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向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共享。

这意味着,光明区的大科学装置并不是束之高阁,深藏于大学象牙塔内的摆设,而是要开放给所有具备科创梦想的企业使用

“这是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圳路径。”光明区发改局副局长张冬冬表示,好比说,光明科学城实际上在做一个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平台。

这些设施不仅要服务深圳市,更要辐射大湾区,甚至全国。而内部循环无法支撑光明科学城的长远发展,光明科学城必须要开放共享,跳脱出以往科研项目中实行‘包干制’的做法,走出符合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张冬冬说。

本文转载自:深圳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这一地,大科学装置+3!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