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宣讲会(上海)举行

最近两天,华南理工大学在上海举行了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宣讲会。这所学校针对上海地区拿出了16个综评招生名额和8个普通批次名额,他们的上海招生组要面对上千名上海学生家长的问询。

“现在70后家长的提问水平,远远超乎我的预料。”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卫青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70后家长们的提问重点,往往已经深入到学校的办学改革层面。不止一名家长在招生宣讲会上询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的“新工科”究竟新在哪里以及交叉学科的“交叉深度”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上海招到令人满意的24名学生,华南理工大学派出了由李卫青带队,包括新西兰工程院院士、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国家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在内的多位“大咖”。毕竟,他们要面对的,是一群会在填报志愿前先到学校“秘密探访”一番的70后家长。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全球事务办公室主任、上海招生组组长吴招胜告诉记者,家长们集中关心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能给学生带去多大的成长、实践空间,甚至有人关心学校怎么培养孩子创新创业精神;二是学校的“在地国际化”特色如何落到实处,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考核、培养有什么国际化的空间;三是关注学校的具体考核程序等。

“过去,报考一所学校,家长和高中老师大多分数先行。你数学好、物理好,你就考相关专业;你文科分数能拿到高分,你就考文科。现在完全不同了。”李卫青说,70后家长们早就不按套路出牌了,她能明显感受到这一波家长存在“不让孩子复制自己的高考老路”的心态,“他们更关心的是,孩子能在大学学到什么,而不是得多少分。关心孩子的兴趣,希望孩子将来能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有一名家长的提问令李卫青印象深刻,他先是告诉学校的招生组,自己早就去华南理工大学“考察”过了,重点是看那里校园环境、硬件条件,还到孩子心仪的学院找了学生了解情况。他提出的问题是——学校能不能在书本知识之外,给孩子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学习,比如创新课题、创业精神、项目化工作制等。

“他们很在意自己的孩子能否有一个发光、发热的舞台。”李卫青说,家长们的提问内容已经从“关注录取程序”逐渐向“关注学校育人水平”上过渡。

为此,她给家长们讲述了一个华南理工大学考察本科生成绩的新办法,以期让家长和学生们看到高校的改变。“我们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要自己组队做一个项目,比如你们4个学生一起做一台投递砖块的智能车,那你们最终的考核由你们自己决定每个学生的贡献度,再做一个全英文的演讲,向教授和全班同学介绍你们的成果。”李卫青说,华南理工大学招收的学生考分都不低,但高考英语135分与全英文路演是完全两个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一个高考英语135分的学生同样要面临蜕变式的成长,他们还要把团队合作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中,变成习惯。

上海的70后家长魏女士告诉记者,按照过去的“套路”,自己女儿选考历史一定是“最划算”的,可以拿到更高一些的分数。但是,她发现,自己这个从小学钢琴、学跳舞的女儿,只对音乐系和计算机系感兴趣。为此,她宁可让孩子选考并不算太擅长的“物理”,也不让孩子选考“历史”,“我小时候没有那么明确的专业概念,如今想换赛道也来不及了。现在孩子有明确的兴趣方向,我愿意让她搏一搏”。

“家长们关心的,早就不是孩子能在一所大学拿张文凭的事。而是孩子能在一所大学学会什么真正的本领。”李卫青说,高校应为适应时代变革做好充足的准备。

据悉,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在沪招生的主要理工科专业选考科目调整为“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除了继续招收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等7个新工科专业外,此次还新增了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专业,华南理工大学为国内首个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该校报名类别也新增了面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经审核后,如满足相关报名条件要求直接通过初审;参加机试后直接入围面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广东学历教育网 » 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宣讲会(上海)举行

赞 (0)
分享到:更多 ()